IPO观察|英矽智能两年亏约25亿,AI制药前景在哪里?

2023-07-03 17:04:35 来源:和讯网

AI的风终于从医药行业而起,刮到了港交所。


(资料图)

6月27日,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递交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预备港股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预计集资额约为2亿美元。

英矽智能是一家AI生物科技公司,在管线开发进程中提供端到端的高效解决方案,利用专有Pharma.AI平台,横跨生物、化学及临床开发领域,加速新药的发现与开发过程。

2014年在美国实验室里创立,2019年正式成立香港公司,注册上海公司,9年时间英矽智能走到了AI制药上市的最前线,此次如果能成功上市,将成为亚太区的“AI制药第一股”

是AI还是药企?

英矽智能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主要隶属于CXO赛道,CXO是对医药外包赛道的总称,CXO企业主要为医药企业提供的从新药研发到生产的各类外包服务。CXO赛道可以区分出很多支线业务,包括CRO和CDMO,其中英矽智能的业务更偏向于CRO(以合约外包研究服务形式为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行业提供支持的公司)。

英矽智能如今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Pharma.AI平台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服务和软件,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平台开发自有的临床前在研管线。

两位CEO也分别掌管着企业的两条主要业务线。治疗药物管线开发团队由联席首席执行官任峰博士领导;AI平台开发团队由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领导。

英矽智能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利用深度生成模型(deep generative models)、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变换模型(transformers)和其他现代机器学习技术来生成具有特定属性的新分子结构。

如今,英矽智能已构建三款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贯穿新药研发的三个阶段,包括靶点发现平台PandaOmics,化合物设计和生成平台Chemistry42,以及临床试验预测平台InClinico。英矽智能聚焦癌症、纤维化、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衰老相关疾病等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领域,推进并加速创新药物研发。

而药物研发条线的主要核心产品为ISM001-055(亦称为INS018_055),是一种小分子候选药物,主要用于通过抑制TNIK治疗纤维化相关适应症,TNIK是一种通过我们的Pharma.AI平台识别的新型抗纤维化靶点。在药物开发方面,英矽智能于苏州建立了靶点发现及验证实验室,将Pharma.AI骨干技术及其全套生成能力与湿式实验室能力相结合,实现多种药物研发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同时减少人为和实验偏差。

招股书中提及,核心产品ISM001-055的研发进度充分证明了公司Pharma.AI平台能够加快药物开发并降低研发成本。以ISM001-055为例,从疾病假设形成,推进至I期临床试验,耗时约30个月。主要是利用了平台端到端AI药物研发的整合能力达成效率提升。

这两条主线也完美诠释了英矽智能的发展方向:AI平台的开发需要具体药物研究来实践,而药物研究条线不仅能佐证AI平台的加速效果,更能提供新药研发的盈利,为英矽智能提供发展的Plan B。

正如招股书中所说“双首席执行官结构有助我们将高效的开发治疗管线开发流程并与最先进的生成式AI能力相结合。”

AI制药前景何在?

自2014年在美国成立以来,英矽智能的发展和AI行业的发展一样迅速。

2022年8月,英矽智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完成了D2轮融资,使D轮融资总额达到9500万美元,参投方涵盖全球范围内众多专注于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投资方。

到如今,英矽智能已经完成超7轮融资,融资金额达4.07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渤海华美投资、启明创投、Bold Capital Partners、WS Investment Company、Prosperity7Ventures、Deerfield Management、兰亭投资、波士顿投资集团、华平投资、礼来亚洲基金、奥博资本、红杉中国、Formic Ventures、麦星投资、斯道资本、百度风投、清池资本、锐智资本、CPE源峰、药明康德等。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2年,英矽智能投后估值从5440万美元升至8.95亿美元,估值四年增长近16倍。

风吹的如此猛烈的AI制药,到底能不能实现盈利与持续发展?

根据招股书数据,英矽智能2021、2022年营收分别为471万美元、3014.7万美元,增幅达539.6%;年内亏损分别为1.3亿美元、2.22亿美元。

然而收入主要来自药物发现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英矽智能予以厚望的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为149.9万美元,仅占全部收入的5%;药物研发服务则为2864.8万美元,成了如今营收的大头。

对英矽智能来说,主营业务还是围绕在卖平台卖服务上,药物研发的业务原本只是衬托主业的“绿叶”,如今却比“鲜花”开得更旺。

医药行业专家常荣山向和讯财经表示,“AI制药如今还未能真正的从药物发现到做完三期,把一个新药推上市”。

为了证明自身的AI平台在药物研究方面的实用性,英矽智能在ISM001-055的研发上卯足了劲。根据招股书中的披露,ISM001-055的最新进度为2023年4月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a期临床试验,以评估ISM001-055在中国的安全性、耐受性、PK及疗效,并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在美国启动IIa期临床试验。此外,ISM001-055于2023年2月获得FDA的孤儿葯认定,使英矽智能有资格获得激励,包括在批准后七年的潜在市场独占权。如果研发成功,ISM001-055可能成为同类首创的候选药物,为IPF病患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

英矽智能又在6月27日宣布,已经开始AI研制药物INS018_055的首批人体试验,为一名中国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型疗法。

然而就像招股书中所提及的,药物研发过程中风险重重,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临床开发过程漫长、成本高昂,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并且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不足以支持任何候选药物取得监管批准,很有可能产生额外开支或推迟完成,或最终无法完成有关候选药物的开发。

常荣山向和讯财经表示,“根据成药靶点开发药,特别是肿瘤方向,已经太挤了,同一个靶点往往有多个厂家在做,AI毫无优势可言。最新的成药靶点往往被发现者申请专利,再被大厂独家买走。在传统意义上的不成药靶点(比如蛋白胶等等)、小病种、罕见病、免疫细胞治疗药等领域,AI更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

英矽智能的研发开支由2021年的38.5百万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78.2百万美元,于2021年及2022年,核心产品产生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6百万美元及9.3百万美元。

这些投资可能涉及大量时间、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包括与该等投资有关的开支可能影响利润及经营业绩的风险,以及该投资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以抵销所承担的负债及与新投资有关的开支的风险。

对CXO赛道来说,药企的研发需求充满着多变性,想要实现稳定持续的盈利,AI制药还需要真正走通创新药研发的整体路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