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哲著《物演通论注释》第二章:从绝对存在到相对存在

2023-07-01 04:07:44 来源:东岳哲学学派

作者简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现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原《中国新哲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生命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意识起源》、《狭义心理学》、《物演人格论》;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起源》;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编辑丨杨宏

前言:

转自桡哲老师原话:“在未将“物演思想”大量注入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以及将大量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反馈回“物演思想”之前,即是在没有完成一系列著作之前,实不愿将以往的《物演通论》注释全部发布。因为,缺失众多基础学科的信息量,理解物演思想必然是有大量缺漏、偏失,甚至错误理解。而当这一系列著作完成之后,这最新版本的《物演通论》注释必然能最大程度让读者深刻理解物演思想之内涵。”

一味训古式的研究《物演通论》原著,或单纯用王东岳老师的视频、《物演通论》前后文去注解,亦或是将《物演通论》的思想直接硬接到的各个学科并进行对应的注解,更 甚或是不断增加冗余而又没有必要的信息量。 这些都可以让你对“物演思想”有所认识,但是你绝无法借此方式所写的注释来真正建立一套“物演”底层思想。

而唯有基于《物演通论》,以及对其补充的内容去解决基础学科的重大问题或者革新基础学科,譬如解决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起源等等,然后向《物演通论》注入大量的基础学科信息量,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物演思想”,“物演”思想这也才能与“学术界”接洽,而不再是飘在“学术界”之外。

注:蓝色字体是原文

详解版:着重是对词项、句、段的精细解读,以及对归纳句段的精细解读和延伸、拓展,目的是尽量阐述每一个概念和每一句段在本文、以及在整本书乃至延伸后的深度解释;归纳版:着重概括、总结,明框架

第二章 从绝对存在到相对存在

上述问题在未答之前业已提示:

注释:“作为存在者的设问者何以要追问存在”本身暗含了两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指的是物演通论中的公理。因为,物演通论本身就是一个对“递弱代偿”的证明系统,而且在六十二章和一百二十二章皆有此项公理。

A.存在本身并不牢靠,因为绝对的存在或存在者无须为存在本身发生疑问;

注释:所谓“发生疑问”即指的是,因为存在本身会弱化,稳定度会逐渐变低,所以主体才会对自身产生疑问。比如你没有足够的生存资源、你的某个部位生病了,你就会思考这些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你是绝对存在,那么你也就不会产生任何的问题,就比如你肚子饱了、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的烦虑忧愁,你自然不会有任何疑问,只是这种状态对人类来说极其难,因为残弱的身躯时刻都需要不同的依存对象。

而所谓“绝对存在”可以理解为在纵向视角下,有限衍存区间内的未分化所有相对存在的“存在整体”称为“绝对存在”,或者说是137亿年前最初的“未”分化、无任何属性、主客体同一的、统一的“奇点存在”整体可以称为所谓的“绝对存在”整体。但也正是有了这个“相对绝对”起点的存在,才会有后衍的世界万物。

由此我们知道,“绝对的存在”相对于衍存区间外的“非存在”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衍存区间这一系的“整体绝对存在”是独立的,但衍存区间内的存在不是独立的,而是相对会分化的,因为是绝对存在就不会有后衍分化的万物,所以任何“相对存在”,即常说的“存在”,一定不是绝对牢靠的、稳固的。

因为,如果说前衍存在是绝对牢靠、稳固,那为什么会有从夸克、原子、分子、单细胞,再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这完全以目之所及的现象世界不符合,在者如果说“存在”自身绝对牢靠、稳固,那就应该稳定在最初的阶段而不发生任何的变化,一旦变化则说明本身一定是有本性的趋弱趋势(为什么不趋强,因为绝对稳定了还需要趋强?),而且正因为自身不稳定,需要大量的依存条件才能稳定存在,所以就需要追问自身、追问对象。

所以,一旦追问惊异,追问者本身和所惊异的对象都不是无条件的绝对存在,而是有限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存在。再者,人类为什么要追问?要知道,质子会追问?单细胞会追问?蟑螂、蝙蝠会追问?会追问为什么有外物?追问自身?显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存在度极高,不需要追问外界、追问自身就能稳定存在。

而人类一切追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足够的依存条件和依存对象来维护自身或整体人类的存续,因为人类就是相对存在,如果人类是绝对存在,没必要去追问,所以追问一定是因为自身的残弱,自身是相对存在,不得不借助追问来达成稳定存在。

由此,我们就可以为以往无论是哲学史、还是科学史在谈及绝对、相对或者有限与无限做下一个最为合理的规定或假设:

整个物演通论是从一个有限的界点开始探讨的。尽管这个界点人类永远不可能探知得到,但正是有了这个界点才能合理探讨存在论、宇宙观。

至于说,因为绝对的存在或存在者无须为存在本身发生疑问,这里如果你提问说,何以说你怎么知道绝对的存在或存在者究竟有没有对自身发出疑问?这里就要将这里所谓的绝对的存在或存在者理解为“人类”,因为既往的人类以为自己是绝对的,可以不生不灭,可以长生不老,其实就是将自己理解为了绝对存在。但是,如果人类是绝对存在,那为什么还要对自身的来源提问,对万物提问?这显然是矛盾的,毕竟绝对存在就绝对的存在着,何必要问?设置对象亦如此。

B.存在本身并非独立,因为绝对的存在或存在者无须为存在自身设置对象;

注释:可以理解为因为你弱化了,也就是单靠你自身已经无法稳定存在,你需要同类的依存对象(亲人、妻子或丈夫等)和前体依存条件(食物、水等)才能使得你稳定存在,所以后衍的存在皆为相对存在,而不是独立存在;

因为,存在如果是独立的,存在一定是绝对牢靠、稳固的。但是,并没有绝对的稳固的,也正是因为没有绝对的稳固才有繁化的世界万物,所以肯定是不成立的,这是其一;其二是绝对的、稳固的存在不需要依存对象,自身就能稳定存在,但我们会发现即便是分子、原子、甚至是夸克都是存在于固定的结构之中,而结构之中的其他存在就是它的对象。

而今天人类需要设置的、追问的对象就更多了,几乎能感知到的外物几乎都成了人类观念体系的对象,而人类也需要这样的对象才能稳定存在。所以任何存在都不可能是独立的,而必须借助其他的对象才能实现自身或整体物类的稳定存在或存续。

所谓“设置”对象,就是依照自身先验逻辑规定去把握、定性或改塑依存对象,或者构造一个主观逻辑模型,以实现不同对象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对象,实现自身的求存。

【这种无须推论的提示就是所谓的“公理”(一切纯逻辑推理的原始根据和起点),或可看作是非逻辑的直证(一切“公理”或“公设”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情状),一如“我思故我在”的那个“故”字尽可以取消或换为“即”字那样。于是,上述提示(或公理)亦可表述为:我思故他在,他在故我思,其间的“故”字照例可以取消或换成“即”字。就是说,如果没有分化开来的他在,则既不会有我在,也不会有作为在者之属性的我思。】(1)

注释:任何一种精密逻辑下的学说、世界观肯定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非逻辑起点,也就是公理、武断,不需要任何的逻辑来对其进行证明,就能直接成为后衍逻辑的原始起点。因为这个非逻辑起点是对应阶段使得整个存在形式能继续稳定存在的基准,是求存武断,逻辑三洽武断,边界生存结构中有限信息下的武断,并以此建立起的主观逻辑模型才能维护存在形式的继续存在。比如几何原理里面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在非扭曲的时空观念里,这就是非逻辑的起点,而且这样的非逻辑起点在黎曼之前建立的主观逻辑模型是能很好维护既往人类存在形式的稳定存在的。又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说我思考,那么我的思考在,这同样不需要任何证明。

而物演通论中的存在皆为相对存在,以及我思他在,也都属于这样的非逻辑直证,不需要过于精密逻辑的证明,就能作为逻辑起点。但要知道,任何公理都是无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默认的武断,都是基于观察者自身的广义逻辑或者信息量变化而变化,是以维护自身存在为基准,在物演通论中称之为不可克服的武断,而且任何公理都是特定阶段、特点时间范畴下的公理,人类知识的拓展过程就是逻辑奇点不断前移的过程。

譬如人类最开始认为空间是平面,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公理,所有人都将其视为真理,但当我们意识到空间居然是曲面,那么两点之间是直线的公理就不成立,那就不是公理,也就是公理会随着人类获取到的信息量升级而改变,以直观的眼睛观察,变成了以理性推导,从而使得公理向前推移,这并是客观世界发生了变化,而是人类自身主观逻辑的武断起点发生了变化,是人类整体存在度发生了变化。

横向观念下笛卡尔的我思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我在”是建立在横向观念下的逻辑奇点,因为此前的大部分人类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上帝七天创造或设计出来的,导致所有人看待外物没有纵向演化的概念,而是以主体、客体二元横向对立的前提看待的,即便是西方卢克莱修的思绪里有自下而上的演变思绪,但是没有物演通论这么大的尺度的,也最多是在达尔文自大分子或细胞到人类阶段的非设计性演变。

笛卡尔的“我思我在”是横向二元对立范围的公理,就是说我思,就证明我的思想在,我的感知在。但这里一定要知道不是说我思考就证明客观的“在”存在,而只是证明了我的思想在,感知在,但“客观”的“在”在不在并没有证明。也就是说,在笛卡尔的学说中,并未说清客观的“在”,而无论是意识、逻辑、还是精神等都只是证明了“我思”,即我的意识、我的逻辑、我的精神、精神存在等的存在,而笛卡尔直接就将我的意识、我的逻辑、我的精神视为“我”,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纵向观念下“我思他在”的新公理。

第一种理解是“在”即纵向前体的客观存在。“思”即精神存在,可以说“我思他在”是物演通论中导出“相对存在”的逻辑奇点,就是在纵向范畴下的“我思他在”就可以说是新的公理,就是说只要我能“思”,则证明产生我思的那个“他在”(客观存在)是成立的,毕竟“我思”不可能是突显的,既然不是突显,也就可以间接证明“我思”在纵向上是有发生渊源的,而如果没有前衍分化的“他在”,就没有后衍的“我思”,“我思”的目的是为了感应前衍的“他在”,使得主体与“他在”实现耦合。譬如没有夸克、原子、分子、细胞等这些前衍的“他在”,就没有后衍作为客观存在的“我在”,也就更没有后衍的“我思”。

所以说,“我思他在”是纵向范畴上的新公理,由此我们找到“思”的源头,“思”是因为“在”的不断弱化而对应的代偿,所以有“我在”则必然有“我思”,两者是对应的。

其二则是横向存在本身的客观存在载体。我们的感知都是主观的,那么凭什么我们的感知有效,如果我们现在说我们不能排除外部世界,否则我们的感知无从谈起,由此“我思”一定是“他在”代偿出来的,有客观的“他在”然后才有主观感应属性和感知属性的发生,否则像奇点一样最原始的那个没有分化的状态是“1”,他就没有任何属性,包括感应属性,感知属性,仅仅是因为即使我们不能真知对象也一定会有分化在外的对象存在,这就叫“我思即他在”。也就是说,我思是为了主体“他在”把握对象,我思是“在”这个“物”对“对象”的反应或代偿,由此有我思,必有“他在”。

我思他在为什么是非逻辑直证?任何的思考、意识(属性存在或精神存在)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就好比你能看到非实体的灵魂直接飘在空中?肯定是没有的。还有你的意识能脱离你的肉体而存在?照样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思”一定是建立在客观的“在”之上的,那么没有能知的载体,就不可能有能知,也就不可能有属性耦合的“我思”,只是说这个非逻辑直证你无法经验或逻辑证明到。

其次,“我思”绝不是突显的,而是宇宙演化上亿年在人类的具体表达,在物演通论中称为“感应属性代偿增益”的产物,而且既然是存在的感应属性,那么必然是有感应属性的载体的,所以“我思他在”就如同“我思我在”是同等非逻辑直证的内涵。

以此两种方式,足以阐述为什么存在我思他在这样的非逻辑直证。

由此可知,“我思他在”是“我思我在”逻辑奇点的前移,也就是从横向范畴前移到纵向范畴,而在纵向范畴上,主体(客观存在),客体(对象),我思(主体的精神存在或感应属性),都不是绝对的存在,一律只能是相对的存在。

总之,处于追问中的存在(无论是作为对象的存在抑或是作为追问者的存在),显然一概是相对的存在,或曰有限的存在者。

注释:为什么说存在一定是相对的存在,是因为存在者一旦去追问、或一旦惊异,就说明追问者(主体)和所惊异的对象(客体)都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存在如果是绝对独立存在的,何必要去追问?而且,存在如果是绝对存在,怎么会有后衍存在,而且又怎么会有后衍存在去追问它?

所以,追问一定是因为自身不能稳定存在,所以才去追问,也是因为前衍存在不能稳定,这才会有后衍存在。

而所谓“相对存在”指的是后衍分化构合后的具体存在者,诸如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人类等物类或存在形式都是相对存在,其都不是绝对存在,因为绝对存在如果绝对稳定,那就不会有后衍的存在者了,所以后衍的存在者一定是相对存在,其相对存在的特点是本身不牢靠,不稳定,会发生变化,还会发出疑问,而且本身不独立,需要依靠外物才能存在。所以说,无论是人类,还是人类眼中的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而不论是否在主观中是否变化,其本身都是有着变化的,一旦有变化那必定是相对的存在或者暂时有限的存在。再强调一次,如果是绝对牢靠的、独立的存在是不会有任何流变、也不需要任何的依存条件就能稳定存在,但是这样的存在一定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即违背直观,也违背当前被认为最接近“真理”的熵增定律。

至于说,存在度最高的基本粒子弱化形成次级粒子,单纯从弱化去解释是有一定程度缺陷的,因为基本是万物同一的基本粒子,那就意味着基本粒子应该都共同弱化,但是就整个物演进程来看,越是底层的原始存在,其数量就越多,可见单纯以弱化去解释物演的自然演化进程就会存在缺陷。毕竟,在物演通论中,对于层级之间的跃迁,王东岳老师强调的是这个层级最残弱的存在才能跃迁,但是回到基本粒子,又必须符合万物同质,这就必然会有最残弱的存在才能跃迁,与万物同质的对立。

所以,唯有加上“外在生存结构论”才能对这个现象进行有限解释,即是说,在万物同质的理论基础上,并非所有同质的基本粒子都处于“竞争激烈”的外在生存结构中,而是基本粒子中的一部分处于“竞争激烈”的外在生存结构中,这就使得一部分的基本粒子会被迫跃迁至次级基本粒子。而且,加上“外在生存结构论”也就能解释非生命阶段,为什么越是原始的存在就越多,而越是后衍的存在其数量就越少。至于说弱化,其实更多是在生命阶段,因为对大部分的非生命存在,只要不是处于极端环境,你很那说它自发就发生跃迁。而生命存在,因为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依存条件,适应越来越多的环境才能稳定存在和存续,这也就使得他们是越来越弱化。

简言之,非生命存在阶段,存在度的下跌极大程度是受偏向到“外在生存结构论”的改变而导致的弱化跃迁,而生命阶段的弱化则是有“外在生存结构”和“弱化”共同决定,从而导致的跃迁。

这既是上述问题的初步答案,也是上述问题得以求解的唯一合乎逻辑的出发点。不过,与其他学术或一般自然科学不同,对于自然哲学来说,这可是一个颇为困难的起点。

注释:通过本文的“我思他在”、“存在不牢靠”、 “存在不独立”的的三条公理,推导出存在只能是相对的、有限的存在,必须要依靠外在对象才能稳定存在、存续,从而来解决第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人类为何追问存在的问题,即 “作为存在者的设问者何以要追问存在”。

其答案是,因为“处于追问中的存在(无论是作为对象的存在还是作为追问者的存在),只能是相对的存在,或有限的存在者”,而追问存在是因为末端的人类需要获取更多的依存条件才能稳定存在和存续。这就使得既往默认的绝对存在、无限存在沦为本书中有限的相对存在,而此这一追问的前提或逻辑,也就是物演通论中的基本理论支点。

而且我思他在;存在既不牢靠、也不独立三条公理下的自然哲学起点是基于从奇点到人类宇宙纵向演化的思绪,这个起点是完全异于既往哲学的起点的,因为既往哲学的主流是突显,是认为无论是精神、意识、社会等只有人类才有,而不会深入到纵向演化的层面去解释这些的根源,也才会导致既往哲学的一系列麻烦。

另外,之所以说所谓相对存在对于自然哲学困难,是因为既往的自然哲学几乎都在无限、绝对的立场上去谈及,也仅是从人类有限的横向视角去谈及绝对存在、无限存在,以为自己能触及无限,触及绝对,所以很难理解承认自身和存在的相对。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的导言里亦有此叹,然相对而言,他的逻辑起点还算比较好找一些,因为那个起点可以直接就被“假定”为逻辑本身,所以他的逻辑体系(也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终究是一个被复杂化了的同语反复,好比有人问:精神是什么?答曰:精神就是……精神(所谓“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是也)。为此,黑格尔必须将自己的出发点(也是终点)设为“绝对”,也为此,黑格尔还必须将有限存在者所不能直接企及的“无限”诅咒为“恶的无限”。好在黑格尔自己也承认他只是在不停地兜圈子,不过无论把那“无数小圈子构成的大圈子”弄得何其“自圆”,“圆”本身终究是有限存在者实现自存的一种必要而又不可得的追求,而且,“圆”本身仍是一个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有限无界的有限模型而已。也就是说,黑格尔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他无意中证明了辩证逻辑本身的有限结构状态,犹如爱因斯坦有意要证明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有限无界的相对存在一样。】(2)

注释:着重两个点,通过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学说,爱因斯坦的有限无界去表达人的相对性,存在的相对性。

在黑格尔学说中,相对人的“外物”指的都是人类绝对精神的异化呈现,就是你把自己的“绝对精神的异化形态”视为对象,而当你对它有所认识的时候,这个绝对精神的异化形态又回归你的绝对精神,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正反合”论证。也可以说黑格尔将辩证演进视为“绝对精神”,自然一开始就以辩证演进的方式进行,然后到黑格尔才将这一“绝对精神”的辩证演进整理出来,未来还将按照这一循环往复的方式继续进行。

也就是说,黑格尔把“我思”视为“绝对理念”,即绝对存在,是基于横向上“我思”对万物的统摄,是辩证的转化世界观,却没有意识到非时空下的万物与“我思”在纵向上的单向衍存关系,从而使“我思”失去了来源而成了绝对,也就彻底勾销了客观世界。

所以说,黑格尔以形而上学禁闭下的绝对精神(即逻辑本身)为逻辑出发点,最后仍然回到绝对精神,证明了辩证逻辑本身的局限,即知的局限,所以任何存在者、任何理论模型都是有限的、是有先天规定认知边界的逻辑模型,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辩证逻辑下的有限逻辑模型,最终仅是证明了人类精神的有限性,证明了人类是相对存在,而不可能是绝对存在或绝对精神。

由此,我们知道理性逻辑同样是有限的,但是理性逻辑下的表述相对于辩证逻辑表述可以定性定量表达对象更清晰,解答更大的信息量下的问题,而辩证法只能处理小信息量的更粗糙的工具。

而黑格尔所谓的“圆”则指的是从辩证演进的绝对精神开启,最后又绕回辩证演进的绝对精神,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也可以说上帝理念下的万物最终在黑格尔辩证演进的观念中对应,于是就达成自然存在与黑格尔哲学的“圆”,同时这个“圆”还能表达黑格尔学说的相对圆满之状态。于是,我们可以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解为属性,包括广延、硬度、运动等“首要属性”、颜色、声音、味道和触觉等“次要属性”。这些属性在黑格尔的学说中表达为既是客观存在的属性,又是主观精神存在的属性,从而就消解了客观存在与精神存在的区别,使得相对人的“外物”都是人类绝对精神的异化呈现,或者说是人类绝对精神的转化,以达成人类和外物识别。

爱因斯坦的“圆”是相对存在下有限无界“宇宙观”的“圆”。爱因斯坦缔造的宇宙观模型是“有限无界”的逻辑模型,所谓有限指的是尺度只限于光以每秒30万公里行走137亿年,即137亿光年就是今天宇宙的尺度,在这137亿年宇宙之内才有所谓的“时间”和“空间”。

所谓无界指的是任何主体本身的感知是被规定的,精神存在是有局限的,而随着存在度的弱化,主体的感知逻辑是逐步升级的,但是任何主体所认识或认知的都是扭曲变态的属性,是绝无可能触及客观存在本身的,所以叫无界,也就是随着逻辑的演化变迁,其主体对世界万物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这叫“无界”。

当代的“逻辑奇点”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有限无界的宇宙论逻辑模型下,可以理解为“逻辑奇点”是“奇点”,但奇点之外是什么?没有奇点的时空处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都可以无限追问,但只能有限的讨论,即任何问题都有边界条件,而这个需要更大的信息量才能实现,新的逻辑模型一定会在一个更前移的逻辑奇点上,在一个新的公理系统下开始推导和建立,而无限是不存在的,只是你没找到,或者说你找不到有限的边界而已。

比如我们无限分割一个细胞,可以分为分子、原子、质子、夸克等等,按照逻辑来说可以无限分下去,因为任何一个临界点都是可以继续下分的,只是因为人类的技术有限而无法继续,所以所谓的无限仅仅是因为人类的技术或者感知是有限的,导致认知的无限,但实际上必然是有某个界点的,一是因为讨论无限无意义,二是因为任何的存在必然是基于某个“实体”的始基单元,可以理解为“量子”或者说“基本粒子”只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触及。

这就是有限无界的内涵,故爱因斯坦说“有限无界”,但始终是有一个边界的有限衍存区间,此为“圆”。

而且我们要知道,宇宙之外的问题我们无法回答,也就是说任何模型都是有限的,所谓的无限只是因为人的智慧、感知无法企及,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爱因斯坦的宇宙论也会被突破。

本文节选自桡哲著《物演通论注释》第十一版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